易筋經的主要精神-『心澄貌恭』與『凝神壹志』;表面上是練筋骨、強關節,實際上是鍛腦鍊心;易筋經十二式與打坐式,都是從「肢體」動作開始,透過「動作要領」與「意境演繹」而達「心領神會」的無我之境,徹底地棄貪欲除雜念,以近「正念」與「寡欲」,當然更能心安理得、自由自在,所謂『五指張開,心情愉快;手腕翹起,自由自在』正是易筋經精神的提綱挈領。

 功法第一式 : 韋馱獻杵第一式

韋馱獻杵第一勢.jpg

強化部位 : 呼吸器官 (手太陰肺經脈)

主要功效 :

1)      矯正脊椎側彎

2)      改善氣喘痼疾,顏面神經癱瘓

3)      痔瘡、便秘、胸悶、腹脹

4)      四十肩、五十肩、腕道症候群

5)      安魂定魄、改善焦慮、緊張、壓抑等精神不安症狀

 

歌訣 :

立身期正直    環拱手當胸

氣足神皆歛    心澄貌亦恭

 

說明 :

1)          身體務必端直站立。兩腳或呈內八字,或平行,可因人、時、地制宜,然以內八字最具治療效果。

2)          兩手環繞拱拜於胸前。手抱拳成日月狀,或五指張開伸直,手腕翹起,兩者皆可;初學時,宜使力妥當,肘腕圓環拱繞為原則,年老體弱者,模仿其形即可,不必勉強用力。

3)          四肢關節氣力充足後,七情六慾自然恬淡清心。力氣充足,肢體康健,情緒愉悅,躁擾不安與貪得無厭自然會消失無蹤,令人恬淡清爽。

4)          心境澄清,臉貌必然恭敬和順。恭敬不如從命,恭者心和與共,修身養性,就是從「腳跟」修起,至開花結果於「相思」與「臉貌」。

 

解說 :

『立身』:身體站立。易筋經以站功為「化龍」,以打坐(坐功)為「點睛」。站有站相,坐才有坐相,如立松,才能行如風;行如風,才能坐如石;所謂「立身處命」,孤臣孽子欲擔當一世重任的心情;個人立身操作易筋經,也常有為自己一生的健康負責的動機。

『期正直』: 要求身體「公正」「直立」,一定要將身體的重心垂直落於兩腿的正中央;操作此式,若能確實掌握此要領,將有矯正脊椎骨、均衡體能的效果。所謂「修身」與「誠意、正心」,互為因果;「立身期正直」有誠意、正心、修身,強健臟腑的功效。立身是動作,期正直是要領,功效自在其中。

『環拱手』: 合掌成拜拜狀,或以掌抱拳。反清復明流傳的暗號,就是一手握拳為日,另一手在握此拳為月,合之為明;此為以意導形。若是兩手合掌,兩掌相距三公分,食指伸直張開,則為以行導意。抱拳環拱手,有「拱手讓人」之意,動作輕鬆愉悅。合掌環拱手,則有「我思故我在」之意,動作從一板一眼入門,習久才能輕鬆。

『當胸』: 形像上是將「環拱手」置於胸前,實質上是諭人「勇往直前」與「當人不讓於師」的胸懷;「身正直」與「環手當胸」,正是「矩」與「規」。孔子認為受四十而無聞焉,其終也已矣,因為人過四十歲後,腦袋漸僵化,不太能接受新的考驗與挑戰,易筋經可以突破「僵化」,達到「年青化」的功效。

『氣足』: 天(空氣:呼吸之氣)、人(:關節肌肉之氣)、地(原氣:腎間動氣,新陳代謝之氣)三氣充沛十足。前兩段動作越完整,三氣愈充足。

『神皆歛』: 三氣充足後,七情六慾必收斂含蓄不放肆,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欲」,孔子「欲而無貪」,與達摩的「氣足神皆歛」乃殊途同歸。「寡欲」、「無貪」違反人之常習,一般人都是多多益善,要「寡」、「無」、「歛」,還是以易筋經第一式較為快速。

 

注意事項 :

1)      兩腳的寬度與肩同寬或稍寬,以呼吸最順暢的寬度為最佳,腳尖多呈內八字,重心約略在「然谷穴」與「湧泉穴」之間,力量不可偏側。

2)      膝蓋挺直用力向後,但不可造成臀部後翹,或上半身前傾。

3)      胯微向小腹大腿內側收緊,配合膝蓋向後挺直,腰胯才得以正直,否則容易後塌或前陷,不論習此多久,只要稍不小心都容易犯此錯誤。

4)      腰、頸皆要豎正、挺直,稍有傾斜,手腳力量就無法貫注,可對著鏡子調整姿勢。

5)      身正直與手當胸,就是「含胸拔背」-開胸鬆肩、肩微前裹、正直胸背與腰胯,以另心肺順暢、腰腹和順;切忌塌胸、斜肩、駝背,才不致傷氣損神。

6)      抬肘、立腕的同時,雙肩儘可能地鬆墜,並在豎項同時,端正下顎骨角,收緊下巴,但不讓額頭前傾,「豎項」精確,即可達到上述效果。

7)      心境澄靜,相貌自然日趨恭順;不必刻意要求,只要做到前三段要領,此段自然水到渠成。

 

 

節錄自『新養生操』_達摩易筋經功法入門

李家雄醫師著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W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