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魔法箱》~頭痛之中醫療法
莊雅惠中醫師
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特約醫師
頭痛是中醫臨床常見症狀,在中醫學理論,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腑”,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頭,故若氣血充盈,陰陽升降如常,無外邪侵襲,則不會產生頭痛;所以不論是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痰濁、瘀血阻滯,致使經氣上逆;或肝氣鬱滯,鬱久化火,上擾清竅;或氣虛清陽不升,血虛不能營養大腦,均會引起頭痛,因此治療時需去除病因,才能緩解疼痛,以下將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提供正確之中醫療法DIY。
藥膳:以下提供減緩頭痛藥膳,可根據體質選取食用,但體內若有急性感染(如上呼吸道發炎、急性腸胃炎、瘡瘍腫毒等),則宜經醫師指導下再食用:
1、天麻鱸魚湯:
材料:鱸魚一條、炙首烏5錢、天麻3錢、川芎3錢、黃精5錢、適量生薑絲、蔥絲、米酒及精鹽、胡椒粉等調味料(2-3天份)。
作法:將藥材煮約45分鐘,去除中藥,用藥湯煮成鱸魚湯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滋陰清熱,平肝驅風止痛,適於用腦過度之頭暈頭痛、口燥咽乾、手足心熱、心煩口苦、耳鳴失眠及腰膝酸軟等證屬肝腎陰虛者。平時不宜多食油膩、煎炸、烙烤等食品,以免更助虛火;宜多食蔬菜、水果,如百合、梨、桑椹、木耳等涼補食品。
2、玫瑰行氣茶:
材料:玫瑰花15朵,麥芽3錢,川芎1錢及石斛1.5錢。(1至2天份)
作法:將藥材分為3份,每次取1份加250㏄熱水沖泡,燜約10分鐘,即可代茶飲用或加1200㏄水煮約45分鐘,過濾後加入冰糖,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適用於情志鬱悶,口乾口苦,頭痛目濇,疲勞無力,食慾減退,月經不調等證屬肝氣鬱結者。
3、化痰降濁茶:
材料:白蒺藜3錢,陳皮3錢,生薏仁5錢,茯苓3錢,蔓荊子3錢。(1-2天份)
作法:將中藥材放入紗布袋中,加1500cc水,熬煮45分鐘,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化痰,降濁止痛;適用於頭痛頭重,痰多胸悶,惡心嘔吐,噯氣吞酸,心煩口苦等證屬痰濁上擾者。宜清淡飲食,可常食山楂、白蘿蔔、金桔等化痰食品,忌食油煎厚味、不易消化之食物。
4、滋陰補血雞湯:
材料:烏骨雞腿1隻,當歸3錢,白芍3錢,熟地5錢,川芎1.5錢,白扁豆3錢,蔓荊子3錢,菊花3錢。
功效:滋陰補血止痛;適於頭暈頭痛、臉色蒼白或萎黃、唇白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及眼睛乾澀等證屬陰血不足者。
5、參苓益氣粥:
材料:黨參3錢、茯苓3錢、川芎1錢、枸杞5錢、柴胡1錢、生薑3片、適量肉絲及大骨高湯、米1杯。(2天份)
作法:將藥材(枸杞除外)放入藥袋中,加10杯水,大火煮滾,轉為小火煮約1小時,取藥汁加入高湯及米,熬煮成粥,最後加入肉絲、枸杞及鹽,熟後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養血,明目止痛;適用於常見面色萎黃不華、頭痛綿綿、遇勞加劇、疲乏無力、四肢冰冷、視力減退食慾不振、及腹脹便軟等症屬氣血不足者。
6、三七蓮藕湯:
材料:鮮蓮藕1段,三七粉1錢,川芎1錢,升麻1錢及適量冰糖。
作法:鮮蓮藕切片;將川芎及升麻放入藥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約40分鐘後,去除藥袋,加入三七粉及蓮藕片,煮熟後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適於長年頭痛,痛有定處而拒按,痛如針刺或刀割等證屬瘀血阻絡者。
7、蔥薑茶:
材料:連鬚蔥白5段,紫蘇3錢(或桑葉3錢),川芎3錢,生薑6片,紅糖半匙。
作法:熱水沖泡約20分鐘,加入紅糖,即可飲用
功效:去風散寒止痛;適於感冒初起或風寒感冒,症見怕冷較重、發熱較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而喜熱飲,咽癢欲咳等。
8、蘿蔔蜜茶:
材料:白蘿蔔半斤,金銀花3錢,白芷3錢,薄荷3錢,連鬚蔥白3段,蜂蜜適量。
作法:將藥材熬煮約30分鐘,過濾後待涼加入蜂蜜,即可飲用。
功效:去風清熱止痛;適於風熱感冒,症見身熱明顯、微微怕冷,頭痛而脹,咽喉腫痛,咳嗽痰黃,鼻塞流濁涕,口渴喜冷飲等。
9、藥浴:
材料:川芎5錢、蔓荊子5錢、百合5錢、藿香5錢、酸棗仁1兩、夜交藤1兩、佩蘭5錢、紫蘇5錢及適量玫瑰花瓣。
方法:將諸藥加大量水,浸泡30分鐘,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45分鐘,將藥汁倒入盆中或缸中,灑下玫瑰花瓣,加適量冷水,調整水溫至40℃,睡前開始浸泡,以20分鐘為宜。
功效:疏經活絡,行氣活血,安神止痛。
注意事項:浸泡前可飲溫水1杯,以補充浸泡時汗液之流失。
忌口:
頭痛屬中醫之經絡疾病,故下列食物不宜多食,如香蕉、橘子、糯米類、酒、麻油、鳳梨、竹筍及生冷食物,以免疾病牽延不癒。
就我所學習的經絡按摩, 處理頭疼的方式..
則是以朱氏頭皮穴為基礎來做的細部的刮痧&按摩
如果無法記得頭上穴位的對應...一般來說是可以用梳子來做頭皮按摩
只要輕輕重重 深深淺淺的刺激穴道 也是能稍稍舒緩症狀
如果常常頭疼難消 除了有民間療法來協助處理外
但是建議就醫確認是否有更為嚴重的病症後再做理療的選擇與搭配!
持續性的經絡按摩可以養生保健甚至達到治病的效益
然而若是屬於需要即刻開刀切除病徵的重病者
即便是中醫師也會建議速速從西醫的手法來處理之
個人認為 :
中西醫原本就該相輔相成,自然療癒也能從旁協助紓緩身心靈的勞損
三者應可交互配搭...而非互為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