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新聞很早前就聽過了...聽了很心酸! 早上上班習慣聽飛碟電台的廣播....邊聽又邊流淚...早上畫了半天的妝就這樣哭花了一半..真的鼻酸心裡很難過....說不上來的難過...眼淚就是停不下來的流....連早餐都來不及吃..邊開車邊流淚聽著廣播又在報導這個紐西蘭的父親來台在阿里山山區尋子的故事~~~~看著網路上的電子報.....PO上部落格的同時.....又得擦眼淚了...真是老矣~~哀!
「這是人生的奇蹟(Miracle in Life)!」當居住在紐西蘭的台僑何英傑連絡上費爾(Phil Tchernegovski)、邀請他到台灣聽江蕙的演唱會時,費爾驚訝地以「奇蹟」形容這串連了十多年的故事。在費爾心中,台灣不只有過經濟奇蹟,還充滿人性奇蹟。
一九九八年年底,為了尋找登山失蹤的兒子魯本,完全聽不懂國台語的紐西蘭人費爾,身上掛著貼著兒子大頭照的告示牌,獨自漂泊於阿里山山區。給他精神支持的,是江蕙彼時剛發行、在山區不斷飄送的「半醉半清醒」。費爾的深情感動了台灣人,紐西蘭的台僑看到媒體報導後,還集資五千美元讓費爾二度來台尋子。
一九九九年,劉克襄在阿里山奮起湖月台享用鐵路便當時巧遇費爾。六年後,他在網上亂逛時,意外看到一篇費爾的英文短信。這封信形容江蕙的歌聲「憂傷卻甜美、充滿愛與溫柔……超越所有我聽過的歌…,超越所有文化和音樂的界線,讓我獲得繼續生活的力量。」
|
紐西蘭青年魯本十二年前來台自助旅行失蹤,他的父親費爾六次來台尋人,但都無功而返。 |
沒想到因為他的筆,牽起了更多的奇蹟。二○○八年江蕙從劉的文章得知這位紐西蘭歌迷的故事。「她告訴我,從此她唱起『半醉半清醒』,有了新的境界,歌聲彷彿拉高了一個層次。」劉克襄說,當時江蕙便立下請費爾來聽演唱會的心願。
![]() |
尋人啟事一度在阿里山鄉山區四處可見。 |
何英傑很快就找到了費爾,兩家相距不遠。費爾還是藝術家,作品曾在何家這區展覽過,還邀請何到家中看他的雕塑作品。
原來費爾回到紐西蘭後,依然深深感念台灣溫情,電話語音信箱裡還有中文的「你好」。他告訴何英傑,事隔十年,他到現在每個星期天早上都固定聽江蕙的歌。
費爾還透露,正在做一件雕塑作品,雕塑的對象是一九九九年在埔里遇到的一位「騎著單車、非常快樂的人」。費爾說,不只江蕙的歌聲,那位台灣人「快樂的形象」一直深印在他腦中。台灣原住民樂天的生活態度,十年來讓他獲益良多。
「台灣人怎麼這麼有意思!」劉克襄說,這一連串「意外」、江蕙的邀請與何英傑的「搶付機票」,讓他深深感受台灣人充滿溫暖與深情的「待客之道」。他相信,這段「人生的奇蹟」不只帶給費爾新生力量,也可以為這塊充滿紛爭的島嶼,注入新生力量。